大语
拼音:dà yǔ
注音:ㄉㄚˋ ㄩˇ

大语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高声说话。 2.典雅古奥的言辞。 3.大话﹐狂言。

引证解释:

⒈ 高声说话。

《汉书·扬雄传下》:“大语叫叫,大道低回。”
颜师古注:“叫叫,远声也。”

⒉ 典雅古奥的言辞。

《梁书·萧子云传》:“郊庙歌辞,应须典誥大语,不得杂用子史文章浅言。”

⒊ 大话,狂言。

汉徐干《中论·谴交》:“然掷目指掌,高谈大语,若此之类,言之犹可羞,而行之者不知耻。”
唐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卢从史既节度昭义军,张甚,奴视法度士,欲闻无顾忌大语。”
《三国演义》第三回:“汝是何人,敢发大语?”

国语词典:

狂妄的话。

网络解释:

大语

  • 大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à yǔ,是指高声说话。
  • 字义分解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DDD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拼音yǔ,yù
    • 注音ㄩˇ,ㄩ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GKG
    • 五行

    1.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4. 说:细语。低语。

    1. 告诉: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