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琴
拼音:bó yá qín
注音:ㄅㄛˊ 一ㄚˊ ㄑ一ㄣˊ

伯牙琴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相传伯牙操琴,琴声高妙,唯钟子期知音。子期死,知音难觅,伯牙遂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见《吕氏春秋.本味》。后因以"伯牙琴"用为痛悼知音惜其难遇之典。 2.喻指能奏出妙曲的琴。

引证解释:

⒈ 相传伯牙操琴,琴声高妙,唯钟子期知音。 子期死,知音难觅, 伯牙遂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见《吕氏春秋·本味》。后因以“伯牙琴”用为痛悼知音惜其难遇之典。

唐罗隐《重过随州忆故兵部李侍郎思知因抒长句》:“庄周高论伯牙琴,閒夜思量泪满襟。四海共谁言近事?九原从此负初心。”

⒉ 喻指能奏出妙曲的琴。

清魏源《布水台下同僧观瀑》诗:“惜无伯牙琴,来写成连旨。”
亦省作“伯琴”。 唐寒山《三字诗》之四:“泉声响,抚伯琴。有子期,辨此音。”

网络解释:

伯牙琴

  • 《伯牙琴》宋末元初道家学者邓牧著。在自编诗文集《伯牙琴》,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为武器,猛烈抨击现实社会。伯牙琴出自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据说后来子期死,伯牙遂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后因以"伯牙琴"用为痛悼知音惜其难遇之典。
  • 字义分解

    • 拼音bǎi,bó
    • 注音ㄅㄛˊ,ㄅㄞˇ,ㄅㄚ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RG

    1.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2. 父亲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伯。世伯。

    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伯”。

    6. 姓。

    bǎi

    1.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1.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 拼音
    • 注音ㄧㄚ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AHTE
    • 五行

    (1)(名)牙齿:门~|镶~|~医。

    (2)(名)特指象牙:~筷|~章。

    (3)(名)形状像牙齿的东西:~子。

    (4)(名)(Yá)姓。

    (5)(名)(~子)旧时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

    • 拼音qín
    • 注音ㄑㄧㄣ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GGWN
    • 五行

    (1)(名)古琴。

    (2)(名)某些乐器的统称;如钢琴、提琴、胡琴等:~键|~师|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