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
拼音:ér tóng jié
注音:ㄦˊ ㄊㄨㄥˊ ㄐ一ㄝˊ
词性: 名词

儿童节的意思

词语解释:

儿童节ér tóng jié

1.  六月一日。

Children’s Day;

2.  全世界新教教会遵守的特别日(通常在6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伴有为儿童祈祷活动。

引证解释:

⒈ 即六一国际儿童节。保障全世界儿童权利的节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决定每年六月一日为国际儿童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规定六月一日为中国儿童的节日。

国语词典:

为儿童特别制订的纪念日,借以鼓励儿童,并唤起社会注意儿童事业。西元一九二五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首倡,各国多响应实行。民国二十年,我国政府公布,定四月四日为儿童节。

  • 1、我的生日恰在“六一”儿童节这天。
  • 2、在“六一”儿童节的联欢会上,同学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 3、儿童节那天,老师带领幼儿园的小伙伴们到南湖游玩。
  • 4、家长大概是感谢老师们代替自己给孩子过了一个快乐的儿童节吧。
  • 5、六月是儿童的天堂,儿童节是他们最喜爱的节日。
  • 6、也许我们已经远离了无忧无虑的年龄,也许忙碌冲刺着我们彼此的生活,但快乐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只要你想你就能,儿童节就要到了,祝大家节日快乐,永远快乐。

字义分解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QTN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词尾:火~。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6)(名)姓。同“”。

  • 拼音tóng
  • 注音ㄊㄨㄥ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JFF
  • 五行

(1)(名)儿童;小孩子:顽~|幼~。

(2)(形)指没结婚的:~男|~女。

(3)(名)(~儿)旧时指未成年的仆人。

(4)秃:~山。

(5)(名)奴仆。

(6)(Tónɡ)姓。

  • 拼音jié,jiē
  • 注音ㄐㄧㄝˊ,ㄐㄧㄝ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ABJ
  • 五行

jié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jiē

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