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达
拼音:xián dá
注音:ㄒ一ㄢˊ ㄉㄚˊ
词性: 形容词

贤达的意思

词语解释:

贤达xiándá

(1) 贤能通达之人;有才德、声望的人

prominent personage

引证解释:

⒈ 贤明通达。

汉王充《论衡·效力》:“文儒非必诸生也,贤达用文则是矣。”
宋陆游《蟠龙瀑布》诗:“古来贤达士,初亦愿躬耕。”
《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想我浑家乃富贵之女,岂知如此寂寞!所喜者略无愠色,颇为贤达。”
郭沫若《反响之反响》:“假使我批评得没有错,尚足以供贤达者退而自省,那怕就不能以‘捣乱’二字来一概抹杀了吧?”

⒉ 有才德有声望的人。

《后汉书·黄宪传》:“太守王龚在郡,礼进贤达,多所降致,卒不能屈宪。”
《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知章性放旷,善谈笑,当时贤达皆倾慕之。”
明王守仁《不寐》诗:“匡时在贤达,归哉盍耕壠。”
柳亚子《<胡寄尘诗>序》:“海内贤达,不非吾説,相与激清扬浊,赏奇析疑,其事颇乐。”

国语词典:

贤能通达。

如:「社会贤达」。

网络解释:

贤达

  • 贤达,汉语词汇。
  • 拼音:xián dá
  • 形容词,贤明通达:颇为贤达;也用作名词,指贤明通达之人士,也泛指有才德有声望的人:社会贤达,礼进贤达。
  • 贤达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 1、最后,我在此感谢所有赞助和支持我们商会的社会贤达
    • 2、同王公于堂皇中显渺小,贤达则在谦虚中见伟大。
    • 3、委员会成员包括法律学者、执业律师及社会贤达
    • 4、柳下先生你是社会贤达,而令弟却为土匪头。
    • 5、笔下的人物,无论是贤达高僧,酒仙狂士,诗圣村夫,浣女稚童,乃至野鹤闲云,流泉飞瀑,盘松怪石,都是炳文自己,笔墨也是他自己的面目。
    • 6、有酒慢慢喝,不管是平头百姓还是贵官贤达

    字义分解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JCMU
    • 五行

    (1)(形)有德行的;有才能的:~才|~臣|~人|~者。

    (2)(名)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礼~下士。

    (3)(形)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弟|~侄。

    • 拼音
    • 注音ㄉㄚ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PI
    • 五行

    (1)(动)通;到:四通八~。

    (2)(动)对事理认识得透彻:通~事理。

    (3)(动)达到、实现:目的已~到。

    (4)(动)告知;表达:转~。

    (5)(形)旧时称人得到显要的地位:显~。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