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昏
拼音:tóng hūn
注音:ㄊㄨㄥˊ ㄏㄨㄣ

童昏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愚昧无知。 2.指年幼无知者。

引证解释:

⒈ 愚昧无知。

《国语·晋语四》:“聋聵不可使听,童昏不可使谋。”
韦昭注:“童,无智;昏,闇乱也。”
晋陆机《演连珠》之二六:“利尽万物,不能叡童昏之心。”
唐韩愈《上考功崔虞部书》:“求人之所甚利,其为不可,虽童昏实知之。”
严复《译<天演论>自序》:“祖父虽圣,何救子孙之童昏也哉!”

⒉ 指年幼无知者。

《诗·郑风·褰裳》“狂童之狂也且” 毛传:“狂行童昏所化也。”
孔颖达疏:“童昏,谓年在幼童,昏闇无知。”
《隋书·李谔传》:“閭里童昏,贵游总丱,未窥六甲,先制五言。”

国语词典:

年幼无知。后用以比喻愚昧无知的人。《文选.陆机.演连珠五○首之二八》:「利尽万物,不能叡童昏之心。」也作「僮昏」。

网络解释:

童昏

  • 童昏,tóng hūn,ㄊㄨㄙˊ ㄏㄨㄣ,出处《国语·晋语四》。
  • 字义分解

    • 拼音tóng
    • 注音ㄊㄨㄥ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JFF
    • 五行

    (1)(名)儿童;小孩子:顽~|幼~。

    (2)(形)指没结婚的:~男|~女。

    (3)(名)(~儿)旧时指未成年的仆人。

    (4)秃:~山。

    (5)(名)奴仆。

    (6)(Tónɡ)姓。

    • 拼音hūn
    • 注音ㄏㄨㄣ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AJF
    • 五行

    (1)(名)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晨~。

    (2)(形)黑暗;模糊:~暗|~黄|~花。

    (3)(形)头脑迷糊;神志不清:~庸|~头~脑。

    (4)(动)失去知觉:~厥|~迷。〈古〉又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