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潮
拼音:xī cháo
注音:ㄒ一 ㄔㄠˊ

汐潮的意思

词语解释:

海洋水面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把白天涨落的叫潮,晩上涨落的叫汐。

引证解释:

⒈ 海洋水面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把白天涨落的叫潮,晚上涨落的叫汐。

唐许棠《寄睦州陆郎中》诗:“汐潮通越分,部伍杂闽音。”
宋梅尧臣《依韵和刘六淮潮》:“汐潮如有信,时向旧痕生。”
清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第二十》:“自今江之壖,海之陬, 太湖之滨,汐潮之所鼓,茭葑之所烂,鳧雁之所息。”

网络解释:

汐潮

  • .海洋水面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ㄒㄧ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IQY
    • 五行

    (名)晚潮。

      • 拼音cháo
      • 注音ㄔㄠˊ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IFJE

      (1)(名)潮汐;也指潮水:早~|海~|心~逐浪高。

      (2)(形)比喻大规模的社会变动或运动发展的起伏形势:革命高~。

      (3)(形)潮湿:衣服受~了。

      (4)(形)成色低劣:~银|~金。

      (5)(形)技术不高:手艺~。

      (6)(名)指潮州(旧府名;府治在今广东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