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审制度
拼音: | péi shěn zhì dù |
注音: | ㄆㄟˊ ㄕㄣˇ ㄓˋ ㄉㄨˋ |
陪审制度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由法官以外的公民作为陪审员参加法院审判工作的制度。各国的陪审制度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陪审员的职权不同。我国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陪审员在法院执行职务期间,是他所参加的审判庭的组成人员,与法官有同等权利。
网络解释:
陪审制度
- 1、在近现代社会,陪审制度作为普通民众直接参与司法活动的民主形式和公民权利的保障机制,在众多国家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肯定。
- 2、在当今以维护司法公平和民主为主题的司法改革中,陪审制度的意义再一次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 3、中国的刑事陪审制度经过两起两落的坎坷历程,处于一种进退两难、操作混乱的状态。
- 4、发端于西方的陪审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有实现司法民主性、权力制约、司法的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的价值。
- 5、陪审制度是以英国为典型代表的一种司法制度,并为其他国家所承袭,成为司法民主化的象征。
- 6、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陪审制度已成为我国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关注的焦点。 ()
字义分解
- 拼音shěn
- 注音ㄕㄣˇ
- 笔划8
- 繁体審
- 五笔PJHJ
- 五行金
1. 详细,周密:审慎。审视。
2. 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审查。审定。审订。审核。审美。审计。审评。审时度势。
3. 讯问案件:审理。审判。审讯。公审。
4. 知道:不审近况如何?
5. 一定地,果然:审如其言。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製
- 五笔RMHJ
- 五行火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