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治
拼音:zhèng zhì
注音:ㄓㄥˋ ㄓˋ

正治的意思

词语解释:

治理;整治。

引证解释:

⒈ 治理;整治。

《周礼·地官·乡师》:“大军旅会同,正治其徒役,与其輂輦,戮其犯命者。”
《史记·天官书》:“故候息秏者,入国邑,视封、疆、田畴之正治,城郭、室屋、门户之润泽。”
《汉书·韩安国传》:“臣闻用兵者以饱待饥,正治以待其乱,定舍以待其劳。”

网络解释:

正治

  • 正治释义为治理;整治。出自于 《周礼·地官·乡师》:“大军旅会同,正治其徒役,与其輂辇,戮其犯命者。”治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其本质相一致情况下的治法,采用的方法和药物与疾病的证象是相反的,又称为“逆治”。 此外,正治还可以作为年号。
    • 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 2、当局提供的甄别评估服务,可以识别学龄儿童有没有听觉、视力、言语、学习或行为上的问题,并在问题发展成障碍之前,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提供矫正治疗。
    • 3、沙正治与华渊有特殊渊源,华渊的三位创立者就是在斯但福大学听了沙正治一次演讲,受到鼓舞而创立华渊的。
    • 4、早期矫正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恒齿萌出之前,矫正现存的肌肉、骨骼及牙齿的不平衡。
    • 5、比如,现有放射疗法可能在杀死癌细胞时伤害健康组织,而对撞机产生的高能粒子束如成功被医学利用,则有望大幅降低这种伤害,从而真正治愈癌症。
    • 6、其五,从治国方略上两人都主张以正治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字义分解

    • 拼音zhèng,zhēng
    • 注音ㄓㄥˋ,ㄓㄥ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GHD
    • 五行

    zhèng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zhēng

    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CKG
    • 五行

    (1)(动)治理

    (2)(形)指安定或太平:~世。

    (3)(名)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所|府~。

    (4)(动)医治:~病。

    (5)(动)消灭(害虫):~虫|~蝗。

    (6)(动)惩办:~罪。

    (7)(动)研究:~学。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