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泥
拼音: | tǔ ní |
注音: | ㄊㄨˇ ㄋ一ˊ |
土泥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泥土。
引证解释:
⒈ 泥土。
引唐柳宗元《南岳弥陀和尚碑》:“公始居山西南巖石之下,人遗之食则食,不遗则食土泥,茹草木。”
元刘祁《归潜志》卷七:“盖其阁( 熙春阁 )皆桫木,壁饰上下无土泥,虽欲毁之不能。”
《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在柏树下一齐着力,锄开面上土泥,露出石灰。”
国语词典:
泥土。比喻极不值钱的东西。
网络解释:
土泥
字义分解
- 拼音tǔ
- 注音ㄊㄨˇ
- 笔划3
- 繁体土
- 五笔FFFF
- 五行土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
与土泥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