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地
拼音:jiàn dì
注音:ㄐ一ㄢˋ ㄉ一ˋ
词性: 名词

见地的意思

词语解释:

见地jiàndì

(1) 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

颇有见地
insight;perception;viewpoint;judgment

引证解释:

⒈ 见识;见解。

宋洪迈《夷坚丁志·薛士隆》:“士隆学无所不通,见地尤高明渊粹,刚正而有识。”
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兵上》:“一切舟楫、檣帆、测风、防颶、量星、探石、枪炮命中诸大端,必须确有见地,事事精能。”
曹禺《雷雨》第二幕:“你的见地也不是没有道理。”

⒉ 现有的土地。

唐皇甫憬《谏不置劝农判官疏》:“但责其疆界,严之隄防,山水之餘,即为见地,何必聚人阡陌,新遣检量,故夺农时,遂令受弊。”

国语词典:

见解、主张。

如:「他的这番评析很有见地。」

网络解释:

见地

  • 见地,指对事物深刻、全面的认识,高出人们一般的理解。它建立在丰富的经历和体会的基础上,并由简约的形式表达出来。
  • 见地的近反义词

    • 1、这篇论文毫无见地,不过拾人牙慧而已。
    • 2、他的想法很有见地,与时下的年轻人迥然不同。
    • 3、李强的发言很有见地,引起了老师的重视。
    • 4、赵先生对民俗学研究多年,他的发言大有见地,且缜密的逻辑,很有说服力。
    • 5、小明梦见自己在天空中,嫦娥仙子携他遨游月宫,他见地上全是琪花瑶草,美丽极了。
    • 6、西莫潘尼克的母亲曾经说过一句极有见地的话:不要屈从于任何微小的事物,哪怕是秋毫之末;否则,不论你多么不屑一顾,都会受制于它。

    字义分解

    • 拼音jiàn,xiàn
    • 注音ㄐㄧㄢˋ,ㄒㄧㄢ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MQB
    • 五行

    jiàn

    1.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3.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5. 会晤:会见。接见。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xiàn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 拼音dì,de
    • 注音ㄉㄧˋ,˙ㄉㄜ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BN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