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隶
拼音: | tú lì |
注音: | ㄊㄨˊ ㄌ一ˋ |
徒隶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刑徒奴隶,服劳役的犯人。
专指狱卒。
专指狱卒。
引证解释:
⒈ 刑徒奴隶,服劳役的犯人。
引《管子·轻重乙》:“今发徒隶而作之,则逃亡而不守。”
《后汉书·隗嚣传》:“民坐挟铜炭,没入钟官,徒隶殷积,数十万人。”
《三国演义》第六三回:“﹝彭羕﹞因直言触忤刘璋,被璋髠钳为徒隶,因此短髮。”
⒉ 专指狱卒。
引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正惕息。”
国语词典:
服劳役的狱囚。
网络解释:
徒隶
字义分解
- 拼音tú
- 注音ㄊㄨˊ
- 笔划10
- 繁体徒
- 五笔TFHY
- 五行火
(1)(形)空的;没有凭借的:~劳。
(2)(副)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仅仅:~留。
(3)(副)徒然:~自惊扰。
(4)(名)徒弟;学生。
(5) 姓。
(6)(名)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
(7)(名)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暴~。
(8)(名)人(含贬义):好色之~。
(9)(名)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