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忙手乱
拼音:jiǎo máng shǒu luàn
注音:ㄐ一ㄠˇ ㄇㄤˊ ㄕㄡˇ ㄌㄨㄢˋ
词性: 成语

脚忙手乱的意思

词语解释:

形容做事慌乱,没有条理。

引证解释:

⒈ 同“手忙脚乱”。慌张不知所措。

《朱子语类》卷十四:“若是不先知得这道理,到临事时便脚忙手乱,岂能虑而有得?”

国语词典:

形容做事慌乱,没有条理。《英烈传.第七九回》:「惊得舌吐头摇,脚忙手乱。」也作「手忙脚乱」。

网络解释:

脚忙手乱

  • 常用程度:一般。
  • 感情色彩:贬义词。
  • 成语结构:联合式。
  • 成语用法:作谓语、状语;指慌乱。
  • 产生年代:古代。
  • 典故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若是不先知道这道理,到临事时,便脚忙手乱,岂能虑而有得?”
  • 成语例句明:郭勋《英烈传》第79回:“惊得舌吐头摇,~。”
  • 近 义 词手忙脚乱。
  • 反 义 词从容不迫。
  • 英文翻译fuss about/around.
    • 1、由于来的客人太多,弄得我们全家都脚忙手乱的。
    • 2、赵彩云千方百计哄着章乐生,时而抱,时而背,闹得脚忙手乱,腰酸背痛。 ()
    • 3、小美没有还嘴,又是一阵脚忙手乱,一一关上窗户。
    • 4、向庄脚忙手乱忙乎了一阵,才堪堪击退了乱军的一次进攻。
    • 5、只不过两个照面,萧香莲便已脚忙手乱,嘴里却居然还喝道:“你们不讲江湖规矩!”。
    • 6、幽冉脚忙手乱的从上摸到下从下摸到上全身不知道摸了多少遍。

    字义分解

    • 拼音jiǎo,jué
    • 注音ㄐㄧㄠ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EFCB

    jiǎo

    (1)(名)人或动物的肢体中,支撑身体接触地面的部分:赤脚、跺脚、马脚。

    (2)(名)物体的基部、下端:墙脚、桌脚、山脚。

    (3)(量)计算用脚踢、踹、踩等动作的单位:连踢三脚、踹了两脚、踩了一脚。

    jué

    同“角(jué)”。现多用角。

    • 拼音máng
    • 注音ㄇㄤ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NYNN
    • 五行

    (1)(形)事情多;不得空:繁~|这几天很~。

    (2)(动)急迫不停地、加紧地做:你近来~些什么?|他一个人~不过来。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TGH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 拼音luàn
    • 注音ㄌㄨㄢ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TDNN

    1.没有秩序和条理:~七八糟。

    2.武装骚扰:兵~。叛~。

    3.使混乱;使紊乱:捣~。以假~真。

    4.任意;随便:不许~扔纸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