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讳
拼音: | shān huì |
注音: | ㄕㄢ ㄏㄨㄟˋ |
山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因避讳而不直称山名。语出《国语•晋语九》:“范献子聘于鲁,问具山、敖山、鲁人以其乡对。
引证解释:
⒈ 因避讳而不直称山名。语出《国语·晋语九》:“范献子聘於鲁,问具山、敖山、鲁人以其乡对。
引献子曰:‘不为具敖乎?’对曰:‘先君献武之讳也。’ 献子归,徧戒其所知曰:‘人不可以不学。吾适鲁而名其二讳,为笑焉,唯不学也。’”
韦昭注:“献,伯禽之曾孙, 微公之子献公具。武,献公之庶子武公敖。”
《三国志·蜀志·陈震传》:“献子适鲁,犯其山讳,《春秋》讥之。”
网络解释:
山讳
字义分解
- 拼音shān
- 注音ㄕㄢ
- 笔划3
- 繁体山
- 五笔MMMM
- 五行土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与山讳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