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xié tiáo |
注音: | ㄒ一ㄝˊ ㄉ一ㄠˋ |
谐调的意思
词语解释:
2.和谐协调。
引证解释:
⒈ 诙谐戏谑。
引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文》:“抃博蒲塞,会众之事,谐调哂謔,适坐之方,然失敬致侮,皆此之由。”
南朝梁沉约《与约法师书》:“其事未远,其人已谢,昔之谐调,倏成悲绪。”
⒉ 和谐协调。
引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三:“‘构图派’亦名‘抽象派’(Compositionalism)是主张把自然的外观,还原而为完全抽象的‘线’与‘色’的谐调的。”
《读书》1985年第2期:“用‘生漆点睛’,不论画在绢上还是纸上,熟纸上还是生纸上,都与整个水墨或彩色的描絵极不谐调,效果并不好。”
网络解释:
谐调
- 1、因为当我们极度悲伤的时候,欢乐的声音会比其他一切声音都更显得不谐调。
- 2、在中国的成语上,有很多成语可以形容出这一点,譬如说孤木难支、孤掌难鸣、孤鸿寡鹄、鸾孤凤只……单则易折,众则难摧这些词都能很的说明战争中谐调意义。
- 3、这幅画在构图和色彩方面都十分谐调。
- 4、而且,前一个舞台用了不少不锈钢材料,后一个舞台造型张牙舞爪,大有压倒对岸合江亭的气势,这些做法都是与环境不谐调的。
- 5、运用谐调处理和空间频率处理技术实施影像细节的调节。
- 6、一群会讲普通话的女店员带着色彩谐调的围巾在柜台招呼客人。
字义分解
- 拼音xié
- 注音ㄒㄧㄝˊ
- 笔划11
- 繁体諧
- 五笔YXXR
- 五行木
(1)(形)和谐:~音|~调。
(2)(动)(事情)商量好;办妥(多指跟别人打交道的事情):事~之后;就可动身。
(3)(形)诙谐:~戏|亦庄亦~。
- 拼音tiáo,diào
- 注音ㄊㄧㄠˊ,ㄉㄧㄠˋ,ㄓㄡ
- 笔划10
- 繁体調
- 五笔YMFK
tiáo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
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
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
4. 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
5. 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
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
7. 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
diào1. 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
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
3. 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
4.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
5.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
6.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
7. 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
8. 调动:岗位调整。
9. 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
10. 调查:调研。内查外调。
11. 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
12. 调换:调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