悒纳
拼音:yì nà
注音:一ˋ ㄋㄚˋ

悒纳的意思

词语解释:

依违随人,曲从迎合。

引证解释:

⒈ 依违随人,曲从迎合。

《汉书·酷吏传赞》“张汤以知阿邑人主,与俱上下” 颜师古注引三国魏苏林曰:“邑,音人相悒纳之悒。”
宋苏舜钦《朱君墓志铭》:“五任十有五年,据法平直不挠,未尝过差,然不肯悒纳上官,故无有通荐者。”

网络解释:

悒纳

  • 《汉书·酷吏传赞》“ 张汤 以知阿邑人主,与俱上下”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苏林 曰:“邑,音人相悒纳之悒。” 宋 苏舜钦 《朱君墓志铭》:“五任十有五年,据法平直不挠,未尝过差,然不肯悒纳上官,故无有通荐者。”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NKCN
    • 五行

    (形)憋闷不安:~~不乐。

    • 拼音
    • 注音ㄋㄚ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XMWY

    (1)(动)收进来;放进来:出~|闭门不~。

    (2)(动)接受:~降|采~。

    (3)(动)享受:~凉。

    (4)(动)放进去:~入正轨。

    (5)(动)交付(捐税、公粮等):~税|交~公粮。

    (6)(动)缝纫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它结实耐磨:~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