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笼
拼音: | zhēng lóng |
注音: | ㄓㄥ ㄌㄨㄥˊ |
词性: | 名词 |
蒸笼的意思
词语解释:
蒸笼
(1) 蒸食物的笼屉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用竹篾、木片等制成的蒸食物用的器具。
引《红楼梦》第三八回:“螃蟹不可多拿来,仍旧放在蒸笼里。”
洪深《香稻米》第一幕:“大家赶紧些,还要上蒸笼呢。”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大伙都像蹲在蒸笼里,满身汗水,喘不过气。”
国语词典:
一种笼形烹调器具。一般用竹片、木片等制成,用以炊蒸食物。
网络解释:
蒸笼
- 1、天气闷热,人仿佛就呆在一个硕大无朋的蒸笼中,怎么也睡不着。
- 2、酷热的七月,密密的庄稼地里,不透一丝风,蒸笼一般,闷得人透不出气。我满头的汗水,像瓢泼似的顺脸流着。
- 3、眼中充满对未来的绝望,全身也是虚脱般的无力,如同在蒸笼,汗流浃背,浸湿了衣服,也浸湿了皮肤。
- 4、刚出蒸笼的包子很吃。
- 5、天气闷热的像个大蒸笼,让人汗流浃背。
- 6、夏天像个大蒸笼,把人们都蒸熟啦!
字义分解
- 拼音zhēng
- 注音ㄓㄥ
- 笔划13
- 繁体蒸
- 五笔ABIO
- 五行木
(1)(动)蒸发:~气|~馏。
(2)(动)利用水蒸气的热力使食物熟或热:~饭|~锅|~饺|~笼|~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