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惰
拼音: | wán duò |
注音: | ㄨㄢˊ ㄉㄨㄛˋ |
顽惰的意思
词语解释:
愚昧怠惰。《宋书·律历志中》:“臣授性顽惰,少所关解。” 唐 杜牧 《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赠吏部尚书崔公行状》:“复建立儒宫,置博士,设生徒,廪饩必具,顽惰必迁,敬让之风,人知家习。” 明 方孝孺 《与卢编修希鲁书》:“痛以礼义自绳约,既率己之顽惰,又以化顽惰者,使之知操身行世之大方,孝亲忠君之大节。”
引证解释:
⒈ 愚昧怠惰。
引《宋书·律历志中》:“臣授性顽惰,少所关解。”
唐杜牧《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赠吏部尚书崔公行状》:“復建立儒宫,置博士,设生徒,廩餼必具,顽惰必迁,敬让之风,人知家习。”
明方孝孺《与卢编修希鲁书》:“痛以礼义自绳约,既率己之顽惰,又以化顽惰者,使之知操身行世之大方,孝亲忠君之大节。”
网络解释:
顽惰
字义分解
- 拼音wán
- 注音ㄨㄢˊ
- 笔划10
- 繁体頑
- 五笔FQDM
- 五行火
(1)(动)(基本义)不驯服:~固。
(2)(形)愚蠢无知:愚~。
(3)(形)不容易开导或制伏;固执:~石|冥~不灵。
(4)(形)顽皮:~童|刁~。
(5)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