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祀
拼音: | shùn sì |
注音: | ㄕㄨㄣˋ ㄙˋ |
顺祀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顺昭穆次序而祭祀。
引证解释:
⒈ 谓顺昭穆次序而祭祀。
引《左传·定公八年》:“冬十月,顺祀先公而祈焉。”
杜预注:“将作大事,欲以顺祀取媚。”
《史记·周本纪》:“先王之顺祀也,有不祭则脩意,有不祀则脩言,有不享则脩文,有不贡则脩名。”
《后汉书·质帝纪》:“昔定公追正顺祀,《春秋》善之。”
李贤注:“鲁閔公立二年而薨,次僖公立。 僖虽是閔庶兄,然尝为閔臣,位次当在閔下。后文公即位,乃进僖公神位居閔之上。 《左传》曰:‘躋僖公,逆祀也。’ 定公八年,《经》书:‘从祀先公。’从,顺也。顺祀谓退僖神位於閔下。 《穀梁》曰:‘从祀先公,贵正也。’”
网络解释:
顺祀
字义分解
- 拼音shùn
- 注音ㄕㄨㄣˋ
- 笔划9
- 繁体順
- 五笔KDMY
- 五行金
(1)(动)顺着。
(2)(动)向着同一个方向:~风。
(3)(动)依着自然情势(移动);沿(着):~大道走。
(4)(动)使方向一致;使有条理次序:这篇文章还得~一~。
(5)(动)趁便;顺便:~手关门。
(6)(动)适合;如意:~心|~眼。
(7)(动)依次:~延。
(8)(动)顺从:归~。
(9)(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