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说
拼音:yí shuō
注音:一ˊ ㄕㄨㄛ

遗说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前人遗留下来的学说﹑见解等。 2.指前人遗漏而未曾阐述过的见解。

引证解释:

⒈ 前人遗留下来的学说、见解等。

宋苏辙《和子瞻监试举人》:“传家足坟史,遗説本精约。”
元刘因《<庄周梦蝶图>序》:“虽然, 周已矣,其遗説,亦其梦中之一栩栩也。”
清恽敬《二集目录》:“后进之士窃圣人遗説,规而画之,睇而斵之,於是经义与文集并为一物。”

⒉ 指前人遗漏而未曾阐述过的见解。

宋郑友贤《<孙子十家注遗说>序》:“顷因餘暇,抚武之微旨,而出於十家之不解者,略有数十事,託或者之问,具其应答之义,名曰《十註遗説》。”

网络解释:

遗说

  • (1).前人遗留下来的学说、见解等。 (2).指前人遗漏而未曾阐述过的见解。
  • 字义分解

    • 拼音yí,wèi
    • 注音ㄧ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KHGP
    • 五行

    1.遗失。

    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

    3.遗漏:~忘。补~。

    4.留下:~迹。~憾。不~余力。

    5.专指死人留下的:~容。~嘱。~著。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矢。~尿。~精。

    wèi

    赠与;送给:~之千金。

    • 拼音shuō,shuì,yuè
    • 注音ㄕㄨㄛ,ㄕㄨㄟˋ,ㄩㄝ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UKQ

    shuō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说话。说明。演说。解说。

    2. 介绍:说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说媒。

    3. 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

    4. 责备:数说。

    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shuì

    1.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yuè

    1. 古同“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