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ī cù kě jǐ |
注音: | 一 ㄘㄨˋ ㄎㄜˇ ㄐ一ˇ |
词性: | 成语 |
一蹴可几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同“一蹴而就”。
引证解释:
⒈ 同“一蹴而就”。几,近,及。
引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二节:“天下事非一蹴可几者。”
邹韬奋《对人对境和对己的态度》:“我们必须向着改善现实的动向努力,但是我们同时也须明了这并不是一蹴可几。”
董必武《我国抗战四周年之民主政治》:“过去蹉跎復蹉跎地过了二十九年有半,现在即令迎头赶上,也恐非一蹴可几。”
国语词典:
一举脚就可以到达。比喻一下子就能成功。
如:「学习外国语言并不是一蹴可几,必须不断的学习。」
网络解释:
一蹴可几
- 1、集中社会与国家力量来建立这个网路,或许是个挑战,其中有些程也非一蹴可几,但是它带来的效益将相当可观。
- 2、这种炉火纯青的技术需要千锤百炼,绝非一蹴可几。
- 3、一个廉洁而有效能的政府并非一蹴可几,首先要将贪污、收贿是错误的观念根深蒂固地深植人心,成为社会共同的价值。
- 4、成功只路并不是一蹴可几的。要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财富的道路是那样、智能的道路是那样、荣耀的道路也是那样。
字义分解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kě,kè
- 注音ㄎㄜˇ,ㄎㄜˋ
- 笔划5
- 繁体可
- 五笔SKD
- 五行木
kě
1. 允许:许可。认可。宁可。
2. 能够: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3. 值得,认为: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4. 适合:可身。可口。可体。
5. 尽,满:可劲儿干。
6. 大约: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他可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
11. 姓。
kè1. 〔可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与一蹴可几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