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
拼音:huā gǔ
注音:ㄏㄨㄚ ㄍㄨˇ

花鼓的意思

词语解释:

花鼓huāgǔ

(1) 多由男女二人对唱对舞的一种地方锣鼓歌舞

flower-drum,a folk dance popular in the Changjiang valley

引证解释:

⒈ 指鼓框绘有彩饰的鼓。

元张宪《李天下》诗:“吹玉笙,击花鼓,十万貔貅介胄雄,三千粉黛烟花主。”

⒉ 流行于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的一种民间歌舞。一般由男女两人对舞,一人敲小锣,一人打小鼓,边敲打,边歌舞。参见“花鼓戏”。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扬州花鼓。扮昭君 、渔婆之类,皆男子为之。”
阿英《关于北京<燕九竹枝词>》:“首先是记花鼓秧歌之盛……也有小儿女们演唱的,很逗人笑,‘小儿花鼓凤阳调,士女周遭拍手笑’。”

国语词典:

一种以边打小鼓边歌舞的方式演出的民间戏曲。如凤阳花鼓、山东花鼓、山西花鼓等。

如:「花鼓流行于中国许多地区,且各地表演型态均不同,但通常是男女二人表演。」

词语翻译

英语
flower-drum, a folk art form involving singing and dancing

网络解释:

花鼓 (自行车部件)

  • 花鼓,俗称“花鼓桶”,是轴外面的那个连接辐条的桶,通常又叫轴皮。根据条数的不同编排方式,一般有漫3、漫5的编法。花鼓有铁花鼓和铝花鼓两种。
    • 1、地花鼓(兴山地花鼓、五峰土家花鼓
    • 2、大力振兴秦腔艺术,扶持汉剧、汉调桄桄、眉户、碗碗腔、商洛花鼓等地方戏曲。
    • 3、初为地花鼓,后来才出现地台、高彩、高跷等难度较大的故事。
    • 4、而在湖南,闹元宵、逛花灯、地花鼓重新恢复。
    • 5、贺希娟说,因为是现代花鼓戏,所以改良了不少传统花鼓戏的程式动作,引入了一些时尚的舞美设计。
    • 6、他培养了一个衣冠楚楚的形象和地花鼓

    字义分解

    • 拼音huā
    • 注音ㄏㄨㄚ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AWXB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

    • 拼音
    • 注音ㄍㄨ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FKUC
    • 五行

    (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

    (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

    (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

    (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