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札
拼音:jiǎn zhá
注音:ㄐ一ㄢˇ ㄓㄚˊ

简札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用以书写的竹简木札。亦指功用与简札相同的书写用品。
指文书;书信。
书写。

引证解释:

⒈ 用以书写的竹简木札。亦指功用与简札相同的书写用品。

汉王充《论衡·自纪》:“其隐乎犹吾文未集於简札之上。”
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下》:“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饕秽姦罪,岂以污臣简札。’”
唐元结《广宴亭记》:“吾当裁畜简札,待为之颂。”

⒉ 指文书;书信。

清刘毓崧《杜观察<古谣谚>序》:“语言在文字之先,故点画不先於声音,简札不先於应对。自来讲点画者,兼溯声音之始;工简札者,兼求应对之宜。”

⒊ 书写。

《旧唐书·陆贽传》:“贄挥翰起草,思如泉注,初若不经思虑,既然之后,莫不曲尽事情,中於机会,胥吏简札不暇,同舍皆伏其能。”

国语词典:

在纸张未发明以前,文字书于竹简、木札上,故简札泛指书信、文书。

网络解释:

简札

  • 简札,用以书写的竹简木札。
    • 1、非符箓简札之事,不得妄与;凡陆坛朝叩之次,务积一诚。
    • 2、犹以去圣既远,经籍散逸,简札错乱,传说纰缪,遂使《书》分为二,《诗》分为三,《论语》有齐、鲁之殊,《春秋》有数家之传。
    • 3、陈少卿接过李少送来的东西,是一把玉质的简札,虽然只有一片,但上面写满了道家的符篆。
    • 4、只是这俊生的简札颇有奇异之处,细看却不似竹制,而是数不清的铁筒编联而成。
    • 5、原是个读书不就的少年子弟,写得一笔字,也代做得些书启简札之类,模样俊秀,年纪未上三十岁。
    • 6、他原识两个字,心里极灵巧,凡一应紧要文书、词状、简札,着他收的,问起都拿得来,越发喜他有才。 

    字义分解

    • 拼音jiǎn
    • 注音ㄐㄧㄢ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TUJF
    • 五行

    (1)(形)简单(跟‘繁’相对):~体字|言~意赅。

    (2)(动)使简单;简化:精兵~政。

    (3)(Jiǎn)姓。

    (4)(名)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札|~册。

    (5)(名)信件:书~|小~。

    (6)(动)〈书〉选拔(人才):~拔|~任。

    • 拼音zhá
    • 注音ㄓㄚ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SNN
    • 五行

    (1)(名)古代写字用的小而薄的木片。

    (2)(名)信件: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