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
拼音:lǐng jūn
注音:ㄌ一ㄥˇ ㄐㄨㄣ

领军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官名。东汉末曹操为丞相时所设﹐为相府属官﹐后更名中领军;魏晋时改称领军将军﹐均统率禁军。南朝沿设﹐北朝略同。与护军将军或中护军同掌中央军队﹐为重要军事长官之一。隋代设左右领军府。唐代左右领军卫为十六卫之一﹐设上将军﹑大将军及将军﹐宿卫宫禁。金代设左右领军卫大将军﹐元代设领军将军﹐均专司扈从事务﹐明代废。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东汉末曹操为丞相时所设,为相府属官,后更名中领军; 魏晋时改称领军将军,均统率禁军。 南朝沿设, 北朝略同。与护军将军或中护军同掌中央军队,为重要军事长官之一。 隋代设左右领军府。 唐代左右领军卫为十六卫之一,设上将军、大将军及将军,宿卫宫禁。 金代设左右领军卫大将军, 元代设领军将军,均专司扈从事务, 明代废。

《文选·潘岳<杨荆州诔>》:“或统驍骑,或据领军。”
李善注:“贾弼之《山公表注》曰:杨恪,字仲义,驍骑将军。生暨,字休先,领军将军。”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肉攫部》:“高帝武平初,领军将军赵野叉献白兔鹰一联。”

国语词典:

率领军队。

网络解释:

领军

  • 汉末曹操置,为相府属官。建安十二年(207),改为中领军,领禁兵。魏置领军将军,统五校、中垒、武卫三营。晋省,以中军将军任其职。西晋末,重置领军。东晋一度改为北军中候,旋复原名。南朝宋以领军将军统内军。齐、梁、陈都有领军将军、中领军。梁领军将军号为禁司,统天兵要。北魏或设领军将军,或设中领军。北齐有领军府,领军将军、中领军掌禁卫宫掖。隋左右领军府不置将军,仅设长史、司马等官,掌十二军籍帐、差科、词讼等事。唐左、右领军卫在十六卫内,各设大将军、将军、宿卫官禁。宋左右领军卫大将、将军系环卫官,多以宗室任职,亦为武臣赠典,而无兵可领。金左、右领军卫大将军,元领军将军,均以扈从为专职。明废!
    • 1、金兵一听到领军的人是岳飞,就心惊胆战,望风而逃。
    • 2、虽然不是真正的领军作战,但这方寸之地上的运筹帷幄,实在不下于千军万马的厮杀。
    • 3、以六鼎五阶的实力打败了蛮荒神州上年青一代的三大代表性人物,堪称蛮荒神州年轻一辈的领军人物。
    • 4、惟相司空王昶、征北将军程喜、中领军王肃有蹉跌云。
    • 5、作为新伦理、新文化的领军人物们由于身处新旧交替的时代,他们复杂的伦理背景、伦理选择以及伦理焦虑,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话题。
    • 6、优酷网和土豆网因为播放盗版电影和电视剧而为人们所熟知,逐渐成长为中国在线视频界的领军企业。

    字义分解

    • 拼音lǐng
    • 注音ㄌㄧㄥ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WYCM

    (1)(名)颈;脖子:~巾|引~而望|首~。

    (2)(名)(~子、~儿)衣服上围绕脖子的部分:衣~|翻~儿。

    (3)(名)(~儿)领口:圆~儿|尖~儿。

    (4)(名)大纲;要点:提纲挈~|不得要~。

    (5)(量)1.〈书〉长袍或上衣一件叫一领。2.席一张叫一领。

    (6)(动)带;引

    (7)(动)领有;领有的:占~|~土|~海|~空。

    (8)(动)领取:招~|~工资|~材料。

    (9)(动)接受:~教|~情|心~。

    • 拼音jūn
    • 注音ㄐㄩㄣ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LJ
    • 五行

    (1)(名)军队:我~|陆~|八路~|解放~| 参~|裁~|生产大~|劳动后备~。

    (2)(量)军队的编制单位;一军辖若干师:第一~|敌人的兵力估计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