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牛
拼音:mǎ niú
注音:ㄇㄚˇ ㄋ一ㄡˊ

马牛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马和牛。 2.牛马。比喻迫于生活供人驱使从事艰苦劳动的人。

引证解释:

⒈ 马和牛。

《书·费誓》:“无敢寇攘,踰垣墙,窃马牛。”
唐韩愈《获麟解》:“然麟之为物,不畜於家,不恒有於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

⒉ 牛马。比喻迫于生活供人驱使从事艰苦劳动的人。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尊堂病废,不能理家人生产;弟坐食,一无所操作,贤夫妇何为作马牛哉!”
蒋智由《有感》诗:“凄凉读尽支那史,几箇男儿非马牛!”

网络解释:

马牛

  • 马牛原名马牛现名马牛,网名也叫马牛。男。1977年3月出生。现居山西运城。性格单纯,行为随性。
    • 1、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
    • 2、有些方面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尤其在挑选同伙时的利弊权衡。
    • 3、就是不把瓜果梨桃当产品卖,不把猪马牛羊当畜禽看待,而去卖整个过程。
    • 4、无匣也无鞘,暗室夜常明。三尺木马牛,可折天下兵。欲知天将雨,铮铮发龙鸣。提剑走人间,百鬼夜遁行。飞过广陵江,八百蛟龙惊。世人不知何所求,那袭青衫放声笑:天不生我李淳罡,剑道万古如长夜!烽火戏诸侯。
    • 5、平常没事干的时侯,他就拿着粉笔石笔在平台上画来画去,几笔就是一个小鸟,再几笔就是一个人物,马牛羊鸡犬猪,都活灵活现的。
    • 6、有着现成的法子不去用,还在这里说什么可怜?做什么司马牛之叹?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ㄚ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CNNG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 拼音niú
    • 注音ㄋㄧㄡ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HK
    • 五行

    [ niú ]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