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官
拼音: | zhù guān |
注音: | ㄓㄨˋ ㄍㄨㄢ |
注官的意思
词语解释:
铨叙官职。
引证解释:
⒈ 铨叙官职。
引《新唐书·裴遵庆传》:“﹝裴遵庆﹞以尚书右僕射復知选事,朝廷优其老,听就第注官,时以为荣。”
宋司马光《答薛虢州谢石月屏书》:“先辈注官甚便,想加慰喜,未期接侍,倍希珍厚。”
明唐顺之《赵府奉祀正王君墓志铭》:“君自少已为太学生,宜其可以坐而注官。”
注出拟授官职。 明焦竑《玉堂丛话·铨选》:“文选司有写本承差十二人,皆势家豪户买纳者,日用厚费供司属宴饮,授选日则择地註官,公尽黜革之。”
网络解释:
注官
字义分解
- 拼音zhù
- 注音ㄓㄨˋ
- 笔划8
- 繁体注
- 五笔IYGG
- 五行水
(1)(动)灌注;灌入
(2)(动)(精神力量)集中:~视|~意|引人~目。
(3)(名)赌注:下~|孤~一掷。
(4)(动)用文字来解释词句:~明|~音|批~。
(5)(名)解释字、词、句的文字。~文|附~。
(6)(动)记载;登记:~册|~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