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豆
拼音: | mǎ dòu |
注音: | ㄇㄚˇ ㄉㄡˋ |
马豆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称'马沙'。籽粒形大的豆,如蚕豆之类。
喂马用的豆料。
云实的别名。
喂马用的豆料。
云实的别名。
引证解释:
⒈ 亦称“马沙”。籽粒形大的豆,如蚕豆之类。
引晋崔豹《古今注·草木》:“马豆一名马沙,似虎豆而小,实大如指,亦可食也。”
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四月大豆通言蚕豆, 广东曰马豆, 四川谓之胡豆。”
⒉ 喂马用的豆料。
引清蒲松龄《十六日与如皋令》:“弟稔知非老寅臺本意,故敢敬函復尘,伏惟电烛,且留意焉,庶张长史之马豆,不致填圉人之谿壑耳。”
⒊ 云实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云实》。
网络解释:
马豆
字义分解
- 拼音mǎ
- 注音ㄇㄚˇ
- 笔划3
- 繁体馬
- 五笔CNNG
- 五行水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