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滓
拼音: | là zǐ |
注音: | ㄌㄚˋ ㄗˇ |
蜡滓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即蜡渣。蜡经过提取后剩下的渣子。 2.即蜡渣。白蜡虫分泌的未经分炼蜡质。
引证解释:
⒈ 即蜡渣。蜡经过提取后剩下的渣子。
引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一个走不迭和尚,被小校活拿,諕得脸儿来浑如蜡滓,几般来害怕。”
⒉ 即蜡渣。白蜡虫分泌的未经分炼蜡质。
引《格致镜原》卷五十引明王象晋《群芳谱》:“大约处暑后剥取,谓之蜡滓,剥时或就树,或剪枝,俱先洒水润之,则易落。”
网络解释:
蜡滓
字义分解
- 拼音là,zhà
- 注音ㄌㄚˋ
- 笔划14
- 繁体臘
- 五笔JAJG
- 五行火
là
1.动物、植物所产生的,或石油、煤、油页岩中所含的油质,常温下多为固体,具有可塑性,能燃烧,易熔化,不溶于水,如蜂蜡、白蜡、石蜡等。用作防水剂,也可做蜡烛。
2.蜡烛:点上一支~。
zhà古代一种年终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