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轹
拼音: | zhá lì |
注音: | 一ㄚˋ ㄌ一ˋ |
轧轹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轧铄'。
辗压,滚压。
倾轧,欺凌。
辗压,滚压。
倾轧,欺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轧鑠”。
⒉ 辗压,滚压。
引徐珂《清稗类钞·物品类·海青辗》:“海青辗,以石为辊轴,轧轢穀粒者。”
茅盾《色盲》:“我只是一粒废铁,偶然落在这大机械中,在无数量的大轮小轴中间被搬动被轧轹罢了。”
《花城》1981年第6期:“转辙时,我听到车轮和钢轨摩擦时发出的刺耳的轧铄声。”
⒊ 倾轧,欺凌。
引梁启超《俄罗斯革命之影响》:“若者持波兰分离之主义,若者持芬兰独立之主义,互相衝突,互相轧轢,凌杂不可言状。”
李大钊《平民主义》:“在此等国家,各个市民均得觅一机会以参与市府国家的生活,个人与国家间絶没有衝突轧轢的现象。”
国语词典:
碾压。
如:「轧路机在柏油路上来回轧轹。」
网络解释:
轧轹
字义分解
- 拼音yà,zhá,gá
- 注音ㄧㄚˋ
- 笔划5
- 繁体軋
- 五笔LNN
- 五行金
yà
1. 圆轴或轮子等压在物体上转:轧场(cháng )。轧轹(a.碾,滚压:b.排挤倾轧)。
2. 排挤:倾轧(在一个组织中排挤不同派系的人)。
3. 象声词,形容机器开动时发出的声响:机声轧轧。
4. 姓。
zhá1. 用机器把钢坯压成一定形状的钢材:轧钢。
gá1. 挤;拥挤。
2. 结交:轧朋友得小心。
3. 结算;核对:轧账。
4. 观察;揣测:轧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