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禀
拼音:chéng bǐng
注音:ㄔㄥˊ ㄅ一ㄥˇ

承禀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禀告。 2.奉命。

引证解释:

⒈ 禀告。

《后汉书·吴汉传》:“﹝谢躬﹞裨将虏掠不相承禀, 光武深忌之。”
宋宗泽《条画五事疏》:“臣欲隐忍不言,首鼠承禀。切虑事干国体,臣虽万死,奈宗庙朝廷天下根本,与数百万生灵何。”

⒉ 奉命。

《魏书·郭祚传》:“祚承禀注疏,特成勤剧。”

网络解释:

承禀

  • 承禀,读音chéng bǐng,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禀告。
  • 字义分解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BDII
    • 五行

    (1)(动)托着;接着:~尘。

    (2)(动)承担;担当。~办|~包|~印。

    (3)(动)客套话;承蒙:昨~热情招待;不胜感激。

    (4)(动)继续;接续:继~|~先启后(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

    (5)(动)姓。

    • 拼音bǐng
    • 注音ㄅㄧㄥ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YLKI
    • 五行

    (1)(动)〈书〉禀报;禀出(向上级首长报告事情)。

    (2)(名)(~儿)旧时禀报的文件。

    (3)(动)承受:~报|~告|~帖|~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