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支
拼音:běn zhī
注音:ㄅㄣˇ ㄓ

本支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本枝"。 2.同一家族的嫡系和庶出子孙。 3.原栖的树枝,指旧巢。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本枝”。

⒉ 同一家族的嫡系和庶出子孙。参见“本支百世”。

《汉书·韦玄成传》:“子孙本支,陈锡无疆。”
南朝宋颜延之《赭白马赋》:“效足中黄,殉驱驰兮;愿终惠养,荫本枝兮。”
宋苏轼《赐皇弟大宁郡王佖生日礼物口宣》:“乃眷贤王,篤生兹日,本枝之庆,华萼相承。”
清赵翼《金川门》诗:“临淄自能厚本支, 临贺岂遂干伦纪,何至一家骨肉残,冢嗣翻成若敖鬼。”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南北议和史料》》:“优待清室本支, 北京城或正定府另造洋式房屋安置。”

⒊ 原栖的树枝,指旧巢。

唐杜甫《无家别》诗:“宿鸟恋本枝,安辞穷且栖。”

国语词典:

本宗与子孙。《汉书.卷七三.韦贤传》:「子孙本支,陈锡亡疆。」也作「本枝」。

网络解释:

本支

  • 本支,běn zhī ㄅㄣˇ ㄓㄧ,亦作“ 本枝 ”。释义:同一家族的嫡系和庶出子孙;原栖的树枝,指旧巢。
  • 字义分解

    • 拼音běn
    • 注音ㄅㄣ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SGD
    • 五行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CU
    • 五行

    [ zhī ]

    1. 撑持,伸出,竖起:支撑。支援。体力不支。

    2. 受得住:乐不可支。

    3. 领款或付款:支付。

    4. 调度,指使:支使。支应。支着儿。

    5.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总支。支流。支离。

    6. 〔地支〕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7. 量词:一支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