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吏
拼音: | wén lì |
注音: | ㄨㄣˊ ㄌ一ˋ |
文吏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文职官吏。 2.文法之吏。指执法吏。
引证解释:
⒈ 文职官吏。
引《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仗御武於文吏,委军政於儒生。”
宋王安石《取材》:“所谓文吏者,不徒苟尚文辞而已。”
胡蕴玉《<中国文学史>序》:“艺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 宋之尚文,端本乎此。”
⒉ 文法之吏。指执法吏。
引《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
《汉书·宣帝纪》:“狱者万民之命,所以禁暴止邪,养育羣生也。能使生者不怨,死者不恨,则可谓文吏矣。”
网络解释:
文吏
- 1、人少么?谢宏在心里哂笑一声,昨天陆师爷介绍的时候可不少啊,六房文吏就有十几人,再加上衙役和帮闲,相对于这个小县城,可是不少了。
- 2、走上仕途后,就做文吏的事情,很少有完成学业的。
- 3、黄粱心下大喜,只道这文吏果然外厉内荏,胜利只在眼前。
- 4、竣代都文吏,特荷天私,弃瑕录用,豫参要重,劳无汗马,赏班河、山,出内宠灵,逾越伦伍。 ()
- 5、长安中多奸猾,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
- 6、徐盛道,这个仓慈,是惠衢身边的文吏。
字义分解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文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与文吏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