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袋
拼音:xiāng dài
注音:ㄒ一ㄤ ㄉㄞˋ

香袋的意思

词语解释:

盛香料的小袋子。古时人们常佩带在身上,用以辟秽恶之气,也作装饰品。

引证解释:

⒈ 盛香料的小袋子。古时人们常佩带在身上,用以辟秽恶之气,也作装饰品。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宋云惠生使西域》:“惠生初发京师之日,皇太后勑付五色百尺幡千口,锦香袋五百枚。”
《红楼梦》第十七回:“﹝黛玉﹞将前日宝玉嘱咐他没做完的香袋儿,拿起剪子来就铰。”

国语词典:

盛香料的袋子,用以薰衣驱避恶气。较精致的,可作为妇女的装饰品。

网络解释:

香袋

  • 香袋又称荷包,香囊、香桶等。是古代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一般专用来盛香料作饰物。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在端午节有佩戴香袋的习俗,香袋与琼瑶、玉环、香帕等,为古代人重要的佩饰之一。用以辟秽恶之气,也作装饰品。
    • 1、在古代有些妇女用江蓠做香袋
    • 2、文一路一家超市门口,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婆婆端了个小篮子,里头全是各式各样的香袋儿,有缝成鸡心形的、圆的、老菱形的。
    • 3、车站里,来自乾元的民间布艺非遗传人唐小英,负责教大家缝制香袋
    • 4、我们边吃边听老师给我们介绍端午节的由来,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我还知道端午节有包粽子、做香袋、插菖蒲、赛龙舟等习俗呢!
    • 5、端午节将临,昨天,闸北区中医医院的医生,为病房患者送上一只只精致小香袋
    • 6、生活上,他从不摆排场,不管去何处都是背着一个黄香袋

    字义分解

    • 拼音xiāng
    • 注音ㄒㄧㄤ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TJF
    • 五行

    (1)(名)谷物的芳香。

    (2)(形)气味好闻:~草|~料。

    (3)(形)食物味道好:饭做得很~。

    (4)(形)吃东西胃口好:饭吃得~。

    (5)(形)睡得塌实:睡得正~呢。

    (6)(形)受欢迎;被看重:吃~|这种化肥在农村很吃~。

    (7)(名)香料:檀~|沉~。

    (8)(名)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燃烧时发出好闻的香味;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有的加上药物;可以熏蚊子:烧~|蚊~|一炷~。

    (9)(动)〈方〉亲吻:~面孔。

    (10)(xiānɡ)姓。

    • 拼音dài
    • 注音ㄉㄞ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WAYE
    • 五行

    (1)(名)口袋:~子。

    (2)(量)用于装口袋的东西:两~儿面。

    (3)(量)用于水烟或旱烟:一~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