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君
拼音:tài jūn
注音:ㄊㄞˋ ㄐㄨㄣ

太君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封建时代官员母亲的封号。唐制﹐四品官之妻为郡君﹐五品为县君。其母邑号﹐皆加太君。宋代群臣之母封号有国太夫人﹑郡太夫人﹑郡太君﹑县太君等称。
2.指仙女。

引证解释:

⒈ 封建时代官员母亲的封号。 唐制,四品官之妻为郡君,五品为县君。其母邑号,皆加太君。 宋代群臣之母封号有国太夫人、郡太夫人、郡太君、县太君等称。

唐韩愈《祭左司李员外太夫人文》:“某官某等,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某县太君郑氏尊夫人之灵。”
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

⒉ 指仙女。

唐李商隐《燕台》诗之二:“安得薄雾起緗裙,手接云軿呼太君。”
冯浩笺注引徐树穀云:“太君指仙女。”

国语词典:

唐、宋时群臣母亲的封号,有郡太君、县太君。

网络解释:

太君

  • 太君,封建时代官员母亲的封号。唐制﹐四品官之妻为郡君﹐五品为县君。其母邑号﹐皆加太君。宋代群臣之母封号有国太夫人﹑郡太夫人﹑郡太君﹑县太君等称。 另外也指仙女。 在近代太君是汉奸对侵华日军的奉承称呼。
    • 1、佘老太君的这把龙廿可是重二十余斤,能把它举起来,也可以看出佘老太君的身手,这一杖头锤在田刀把子身上,再怎么着也得躺个十天半个月的。
    • 2、九夫多扮演老年妇女,在表演风格上有贫富之分,如《四郎探母》中的佘太君、《钓金龟》中的康氏等。
    • 3、《宋会要辑稿》记载的折太君与杨业、杨延昭为同时代人,折氏夫妇守边四十多年,契丹闻之胆寒。
    • 4、回去告诉高老太君,就说在下欠他个人情,在下自会去找她。
    • 5、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 6、山本太君,我们现在还不能杀掉这些土匪,我们劳师袭远的来攻打落雁寨,他们一定派了人去“卧龙山寨”。

    字义分解

    • 拼音tài
    • 注音ㄊㄞ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DYI
    • 五行

    (1)(形)高;大:~湖|~庙。

    (2)(形)极;最:~阳。

    (3)(形)身份最高或辈份更高的:~师。

    (4)(副)表示程度过分:汤~热;烫嘴。

    (5)(副)表示程度极高用于赞叹:这方案~好了。

    (6)(副)很;用于否定:不~好。

    (7)(Tài)姓。

    • 拼音jūn
    • 注音ㄐㄩㄣ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VTKD
    • 五行

    (1)(名)君主:国~。

    (2)(名)〈书〉对人的尊称:张~|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