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声
拼音:chǔ shēng
注音:ㄔㄨˇ ㄕㄥ

杵声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以杵捣物声。捣衣声。 2.以杵捣物声。夯土声。

引证解释:

⒈ 以杵捣物声。捣衣声。

南朝宋谢惠连《捣衣》诗:“櫩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
唐孟郊《闻砧》诗:“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前蜀李珣《定风波令》词:“解鬟临镜泣残妆,沉水香消金鸭冷,愁永,候虫声接杵声长。”

⒉ 以杵捣物声。夯土声。

唐张籍《筑城词》:“力尽不得休杵声,杵声未定人皆死。”
宋苏洵《上韩枢密书》:“杵声未絶,城輒随坏。”

网络解释:

杵声

  • 杵声,出处南朝 宋 谢惠连 《捣衣》,以杵捣物声。捣衣声。
  • 字义分解

    • 拼音chǔ
    • 注音ㄔㄨ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STFH
    • 五行

    (1)(名)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用来在臼里捣粮食等或洗衣服时捶衣服。

    (2)(动)用细长的东西戳或捅。

    • 拼音shēng
    • 注音ㄕㄥ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NR
    • 五行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