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火
拼音:tú huǒ
注音:ㄊㄨˊ ㄏㄨㄛˇ

荼火的意思

词语解释:

荼,茅草花,白色。火,火焰,赤色。形容声势浩大﹑气氛热烈的场面。

引证解释:

⒈ 荼,茅草花,白色。火,火焰,赤色。形容声势浩大、气氛热烈的场面。

清黄遵宪《陆军官学校开校礼成赋呈有栖川炽仁亲王》诗:“是日营门开,军容荼火赫。”
康有为《大同书》己部第五章:“坐作、进退、讲习、息游,皆有时限,衣服如一,望之有荼火之观。”

网络解释:

荼火

  • 荼火,读音是tú huǒ,汉语词语,形容声势浩大、气氛热烈的场面。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ㄊ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AWTU
    • 五行

    1.  古书上说的一种苦菜:荼毒(“荼”是苦菜,“毒”指毒虫毒蛇之类,喻毒害,如“荼荼生灵”)。

    2.  古书上指茅草的白花:如火如荼。

    3.  古同“”,涂炭。

    • 拼音huǒ
    • 注音ㄏㄨㄛ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OOOO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

    (8)(Huǒ)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