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盏
拼音:bīng zhǎn
注音:ㄅ一ㄥ ㄓㄢˇ

冰盏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时卖冷食﹑冷饮或其他食品者所击的铜盏。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卖冷食、冷饮或其他食品者所击的铜盏。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立夏日,啟冰,赐文武大臣,编氓得卖买,手二铜盏叠之,其声磕磕,曰冰盏。”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元旦》:“除夕之次,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更间有下庙之博浪鼓声,卖瓜子解闷声,卖江米白酒击冰盏声,卖桂花头油摇唤娇娘声,卖合菜细粉声,与爆竹之声,相为上下,良可听也。”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远远在墙外卖凉货的小贩敲着‘冰盏’--那是一对小酒蛊似的黄晶晶的铜器,迭在掌中,可互击作响--叮泠有声。”

网络解释:

冰盏

  • 冰盏儿(又名冰碗儿)是以生黄铜制成外面磨光的碟形碗两只,敲打时夹在手的中指、无名指中,小指拖住下面的碗底,不断挑动敲击下面的碗,使碗发出清脆的“嘀嘀、嗒嗒”声,抑扬顿挫并有节奏。
  • 字义分解

    • 拼音bīng
    • 注音ㄅㄧㄥ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IY
    • 五行

    (1)(名)水在摄氏零度或零度以下凝结成的固体。

    (2)(动)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腿了。

    (3)(动)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使其凉:把汽水~上。

    • 拼音zhǎn
    • 注音ㄓㄢ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LF
    • 五行

    (1)(名)浅而小的杯子:酒~。

    (2)(量)用于灯:一~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