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谕
拼音: | miàn yù |
注音: | ㄇ一ㄢˋ ㄩˋ |
面谕的意思
词语解释:
面谕
(1) 当面给予训示或下达命令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当面训示。
引《旧唐书·张濬传》:“既宣詔,军士按兵默然, 濬并召将佐集於鞠场面諭之。”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吕好问为右丞,特赐金带。 高宗面諭曰:‘此带朕自视上方工为之。’盖特恩也。”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一切罪状,均经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面諭,议政王军机大臣逐条开列。”
⒉ 古代的一种公文程式。
引《宋史·神宗纪二》:“乙卯,詔:‘诸传宣、内批、面諭,事无法守,并从中书、枢密覆奏。’”
国语词典:
当面告知。
如:「长官面谕」、「父亲面谕」。
网络解释:
面谕
- 1、雍正三年某月日,九门提督某召我入,面谕曰‘汝知金鱼胡衕有妓三姑娘势力绝大乎?’曰‘知。
- 2、当不得山显仁苦苦疏求,天子因面谕道卿既苦辞,朕也不强留。
- 3、王炎出发的时候,孝宗曾经面谕他在军中物色得力人才,随时保奏。
- 4、余所著操练图令内,切切分详退兵之法,谆谆面谕鸳鸯阵势速战之条者,良以此也。
- 5、丙子,遣中使召帝入禁中,面谕之,帝又推逊不受,即趋侧殿门,欲还东宫,高宗勉谕再三,乃止。
- 6、阵法之详已令宪面谕,今所图止是一小阵,卿其从容析问,宪必一一有说。 ()
字义分解
- 拼音miàn
- 注音ㄇ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麵
- 五笔DMJD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
与面谕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