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
拼音:yì yǒng
注音:一ˋ ㄩㄥˇ

义勇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义勇yìyǒng

(1) 为正义事业而勇敢斗争的精神

义勇军
fighting for justice

引证解释:

⒈ 见义勇为的精神。

《汉书·陈汤传》:“策虑愊亿,义勇奋发。”
宋王谠《唐语林·夙慧》:“前朝邑尉刘幽求忠贞贯日,义勇横秋。”

⒉ 指义勇的人。

《后汉书·张酺传》:“酺虽儒者,而性刚断,下车擢用义勇,搏击豪彊。”
唐元稹《招讨镇州制》:“尚念一军之中,岂无义勇?”

⒊ 南北朝时州郡乡里自募的兵。

《周书·贺拔胜传》:“率州里豪杰舆珍、念贤、乙弗库根、尉迟真檀等,招集义勇,袭杀可孤。”
宋代称乡兵为义勇。 《宋史·兵志五》:“时有欲以义勇代正兵者, 曾公亮以为置义勇、弓手,渐可以省正兵。”

⒋ 指为抗暴而自愿组织的武装力量。

如:义勇呼声震天,敌兵闻风丧胆。

国语词典:

见义勇为。

网络解释:

义勇

  • 义勇:汉语词汇
  • 义勇:蔡集镇古称
  • 义勇 (汉语词汇)

  • 义勇,汉语词汇。
  • 拼音:yì yǒng
  • 释义:1、指见义勇为的精神;2、义勇的人。3. 南北朝时州郡乡里自募的兵。4. 指为抗暴而自愿组织的武装力量
  • 义勇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大家在了解到他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 2、见义勇为的小华徒手制服了持刀的歹徒,将赃物还给了受害人。
    • 3、伴随着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庄严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
    • 4、院长嘱托护士要照应受伤的见义勇为者。
    • 5、他那见义勇为的事迹,赢得人民的钦佩和赞扬。
    • 6、此等见义勇为之事,怎能让人不为之心动呢?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YQI
    • 五行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

    • 拼音yǒng
    • 注音ㄩㄥ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CELB

    (1)(形)大胆;勇敢

    (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