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告
拼音:wū gào
注音:ㄨ ㄍㄠˋ
词性: 动词

诬告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诬告wūgào

(1) 捏造事实,伪造证据,陷害他人

捏造罪名诬告邻居以解脱他自己
frame;false accusation

引证解释:

⒈ 无中生有地控告别人有犯罪行为。

《汉书·宣帝纪》:“自今以来,诸年八十以上,非诬告、杀伤人,佗皆勿坐。”
颜师古注:“诬告人及杀伤人皆如旧法,其餘则不论。”
《旧唐书·于志宁传》:“时洛阳人李弘恭坐诬告太尉长孙无忌,詔令不待时而斩决。”
明海瑞《被论自陈不职疏》:“禁诬告而刁讼未息,禁浮靡而侈僭如初。”
萧乾《林炎发入狱记》:“保长又诬告炎发劫盗。”

国语词典:

伪造、变造证据或妄言指控,意图使无罪者受到刑事或惩戒的处分。

网络解释:

诬告

  • 诬告,读音wū gào,指的是以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告发,陷害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出自《汉书·宣帝纪》:“自今以来,诸年八十以上,非诬告、杀伤人,佗皆勿坐。” 颜师古 注:“诬告人及杀伤人皆如旧法,其馀则不论。
  • 诬告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反动警察审讯她时,她针锋相对地对诬告提出强烈抗议。
    • 2、时神策将军孟华有战功,为大将军所诬奏,称华谋反;有右龙武将军李建玉,前陷吐蕃,久之自拔,为部曲诬告潜通吐蕃,皆当死,无以自白,参悉理出之,由是人皆属望。
    • 3、传统犯罪构成四分论在区别伪证罪与诬告陷害罪这一重要问题上,引发了诸多争议。
    • 4、西汉大将周勃因被人诬告下狱,尽管他是“除吕安刘”功名盖世的右丞相,但一入囹圄即受狱吏“侵辱”。
    • 5、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谤和诬告陷害。
    • 6、你敢诬良为盗,诬告人,该当何罪?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AWW
    • 五行

    (动)硬说别人做了某种坏事:~告|~赖人。

    • 拼音gào
    • 注音ㄍㄠ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TFKF
    • 五行

    (1)(动)把事情向人陈述、解说:~诉|~知|广~|报~|通~|忠~。

    (2)(动)向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检举、控诉:~状|到法院去~他。

    (3)(动)为了某事而请求:~假|~贷。

    (4)(动)表明:~辞|自~奋勇。

    (5)(动)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的实现:~成|~罄|~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