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子
拼音: | tóng zǐ |
注音: | ㄊㄨㄥˊ ㄗˇ |
铜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铜元。
引证解释:
⒈ 铜元。
引柔石《人间杂记·偷果子的小孩》:“这水果摊的女主人已经允许我的还价,三十二枚铜子卖给我。”
叶圣陶《四三集·一个练习生》:“这种工作的代价是三十九个铜子一千,她每天至多糊两千。”
王西彦《古城的忧郁·蹂躏》:“他很想在这时告诉爸爸,那个老洋车夫摸遍了李子沙果却不肯化一个铜子儿的事情。”
网络解释:
铜子
- 1、江湖在里面翻箱倒柜就连一个铜子也没看见。
- 2、“来铜子儿的?”一个车夫试着步儿问。
- 3、维克多捏一捏怀里那幸苦攒下的五个利弗尔,又掂一掂腰间裹着的那一包二十几个铜子儿,决定还是不进酒馆了,旅社之类的能不住也不住。
- 4、掏出一堆来,洋钱,毛票,铜子票,铜子,什么也有。
- 5、金币和银币是主币,铜币和铜子是辅币。
- 6、一个金币,相当十个银币,一百个铜子儿,一个贫民家庭,一个月只需要五个银币,就能勉强维持下来,算是不少的赏赐了。
字义分解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