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峒
拼音:mán dòng
注音:ㄇㄢˊ ㄉㄨㄥˋ

蛮峒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亦指这一地区的人。

引证解释:

⒈ 指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亦指这一地区的人。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笻竹杖蜀中无之,乃出徼外蛮峒。”
清袁枚《随园随笔·南越逸事》:“南越古蛮峒,秦时最强,俗尤善弩,每发铜箭,贯十餘人。”

网络解释:

蛮峒

  • 指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亦指这一地区的人。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笻竹杖 蜀中 无之,乃出徼外 蛮峒 。”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南越逸事》:“ 南越 古 蛮峒 , 秦 时最强,俗尤善弩,每发铜箭,贯十馀人。”
  • 字义分解

    • 拼音mán
    • 注音ㄇ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YOJU
    • 五行

    (1)(形)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不讲理。

    (2)(名)我国古代称南方的民族。

    (3)(副)〈方〉很;挺:~好。

    • 拼音tóng,dòng
    • 注音ㄊㄨㄥˊ,ㄉㄨㄥ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MMGK
    • 五行

    tóng

    1. 〔崆峒〕见“崆”。

    dòng

    1. 〔峒室〕矿井下专为安装各种机械设备或存放材料、矿石和供其他辅助作业的巷道。

    2. 山洞,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