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牍
拼音: | jìn dú |
注音: | ㄐ一ㄣˋ ㄉㄨˊ |
进牍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进奉写字用的木板或纸笺。多指请人赋诗作文。 2.进呈书表。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进奉写字用的木板或纸笺。多指请人赋诗作文。
引唐杨炯《宴皇甫兵曹宅诗序》:“抽毫进牘,皆请赋诗。”
宋陈造《延绿亭赋》:“因援毫而进牘,聊想像而陈辞。”
清梅曾亮《<柏枧山房诗集>自序》:“今则对客进牘,字惟谈欢;举杯当歌,声必论慼。”
⒉ 进呈书表。
引宋苏舜钦《诣匦疏》:“諫官御史亦不闻进牘白见,铺陈灾害之端,以开上心。”
清吴兆骞《竹赋》:“顾宾御而长怀,招季重而进牘。”
网络解释:
进牍
字义分解
- 拼音jìn
- 注音ㄐㄧㄣˋ
- 笔划7
- 繁体進
- 五笔FJPK
- 五行火
(1)(动)向前移动(跟‘退’相对):推~|跃~|~军|~一步|更~一层。
(2)(动)从外面到里面(跟‘出’相对):~入|~门|~屋来|~工厂当学徒。
(3)(动)收入:~款|~货。
(4)(动)呈上:~奉|~香。
(5)用在动词后;表示到里面:走~会场|把衣服放~箱子里去。
(6)(量)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