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面
拼音:yú miàn
注音:ㄩˊ ㄇ一ㄢˋ

榆面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榆面'。
榆树皮磨成的粉,旧时荒年用以制面食以充饥。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榆麵”。榆树皮磨成的粉,旧时荒年用以制面食以充饥。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榆》:“古人春取榆火。今人采其白皮为榆麪,水调和香剂,黏滑胜於胶漆。”
清陈淏子《花镜·花木类考·榆》:“荒岁,其皮磨为粉可食,亦可和香末作糊。榆麵如胶,用粘瓦石,极有力。”

网络解释:

榆面

  • 传统制香的原材料,作为粘合剂使用。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ㄩ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SWGJ
    • 五行

    (名)榆树:~芙|~钱|~树|~榔|桑~暮景。

    • 拼音miàn
    • 注音ㄇ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MJD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