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想非非想处
拼音:fēi xiǎng fēi fēi xiǎng chù
注音:ㄈㄟ ㄒ一ㄤˇ ㄈㄟ ㄈㄟ ㄒ一ㄤˇ ㄔㄨˇ

非想非非想处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佛教谓无色界第四天的禅定。诸天之最胜者。即非有想非无想定。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谓无色界第四天的禅定。诸天之最胜者。即非有想非无想定。参见“非想非非想处天”。

《楞严经》卷九:“识性不动,以灭穷研;於无尽中,发实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
《法苑珠林》卷九九引《新婆娑论》曰:“汝得非想非非想处定耶?”

网络解释:

非想非非想处

  • (巴利语:nevasaññānāsaññāyatana)因不能说其有想或无想而得是名。在这种心里,其想心所(saññā)已变得极其微细,而无法执行其想的作用,因此不能切实地说此心有想。但该想并非不存在,而保留了其残余之状,因此亦不能说它无想。非想非非想处既表示非想非非想处禅那,也表示非想非非想天。
  • 字义分解

    • 拼音fēi
    • 注音ㄈㄟ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DJDD
    • 五行

    (1)(名)错误;不对:明辨是~。

    (2)(副)不合于:~法。

    (3)(动)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难。

    (4)(副)不是:~卖品。

    (5)(副)表示否定;跟“不”呼应;表示双重否定;意思是一定要这样:~下苦功不可。

    (6)(副)必须;偏偏;不行:~他莫可。

    • 拼音xiǎng
    • 注音ㄒㄧㄤ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SHNU
    • 五行

    (1)(动)开动脑筋;思索:~办法|冥思苦~。

    (2)(动)推测;认为:猜~|~来|~必。

    (3)(动)希望;打算:我~去桂林。

    (4)(动)怀念;想念:~家|朝思暮~。

    • 拼音chǔ,chù
    • 注音ㄔㄨˇ,ㄔㄨ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THI

    chǔ

    1. 居住:穴居野处。

    2. 存在,置身:设身处地。处心积虑。处世。

    3.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处。

    4. 决定,决断:处理。

    5.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处罚。处决。

    6. 止,隐退:处暑。

    chù

    1. 地方:处处。处所。

    2. 点,部分:长(cháng )处。好处。

    3.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处。筹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