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头
拼音:pái tóu
注音:ㄆㄞˊ ㄊㄡˊ

牌头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元代军队基层编制单位"牌"的头领。 2.旧时对差役或军士的敬称。 3.清代保甲制度﹐每十户为一牌﹐设长一人﹐谓之牌头。 4.名望;势力。

引证解释:

⒈ 元代军队基层编制单位“牌”的头领。

《元史·兵志一》:“十人为一牌,设牌头,上马则备战鬭,下马则屯聚牧养。”

⒉ 旧时对差役或军士的敬称。

《水浒传》第九回:“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名。’”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既然两位牌头到此,且请便席略坐一坐,吃三杯了去何如?”
《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要去见那年伯,是李牌头同去的。”

⒊ 清代保甲制度,每十户为一牌,设长一人,谓之牌头。

《清会典事例·兵部·保甲》:“国初定,凡州县乡城,每十户立一牌头,十牌立一甲长,十甲立一保正。”
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艺文下》:“酌其人数之多寡,分为牌头、甲长,责以各自稽查。”

⒋ 名望;势力。

茅盾《子夜》十六:“年来周仲伟的空架子所以还能够支撑,一半也就靠着那有名无实的火柴厂老板的牌头。”
洪深《五奎桥》第一幕:“你靠着周乡绅的牌头么?”

国语词典:

公人的头目叫做「牌头」。

如:「就靠他那有名无实的牌头,事情仍无法解决。」

网络解释:

牌头

  • 牌头,是古代保甲制度中的一个人物。又称“牌长”、“十家长”。清代推行保甲制度,每户给以门牌,上写家长之名及丁男之数。十家为牌,牌有牌头。
    • 1、醋大抚摸着马牌头也不抬地说道。
    • 2、次日,宋江置备酒食与众人回礼;不时间又请差拨牌头递杯,管营处常送礼物与他。
    • 3、国家大事或者大是大非,在他那里都化作一股轻烟,一句句谑笑,堂皇牌头配以市井比附,高头讲章表现为市俗笑料。
    • 4、牌头落成之时,裘村举行了庆典,邀请了南昌抚台大人等高官前来庆贺,全村男女老小一起参加,附近村庄百姓也前来助兴。
    • 5、作为一个彻底中国本土化的项目经理,刘肥一向是坚决地将决定权上缴的,毕竟项目经理上面还有程序经理,至于程序经理如何吃牌头,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 6、届时二功并赏,很有可能会让教主另眼相看,甚至获得金牌头等功,进入讲武院修习一年武功。

    字义分解

    • 拼音pái
    • 注音ㄆㄞ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HGF
    • 五行

    (1)(名)(~子、~儿)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志;上面多有文字或符号:招~|指路~|存车~子。

    (2)(名)(~子、~儿)产品的专用名称:解放~汽车。

    (3)(名)一种娱乐用品(旧时多用为赌具):打~|麻将~|王~|纸~。

    (4)(名)(~子)词曲的调子:词~。

    • 拼音tóu,tou
    • 注音ㄊㄡˊ,ㄊㄡ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DI
    • 五行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