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非成是
拼音:jī fēi chéng shì
注音:ㄐ一 ㄈㄟ ㄔㄥˊ ㄕˋ
词性: 成语

积非成是的意思

词语解释:

积非成是jīfēi-chéngshì

(1) 错误的东西积年累月维持下去,反而逐渐被当成正确的东西看待

众口铄金,积非成是。——鲁迅《三闲集》
many mistakes makes “right”;Accumulation of errors makes correctness

引证解释:

⒈ 谓对错误已经习惯,反以为本该如此。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原善序》:“以今之去古圣哲既远,治经之士,莫所综贯,习所见闻,积非成是,余言恐未足以振兹坠绪也。”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答郑丈用牧书》:“积非成是而无从知,先入为主而惑以终身。”
胡明扬谢自立等《词典学概论》第七章第二节:“对于一些早已积非成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误读音,就不能太拘泥于语音本身的发展规律,而应该因势利导,从众从俗,承认它们的规范读音的资格。”

国语词典:

长期累积的谬误,反被误认为是正确的。

如:「许多字的读音积非成是,常被人所误读了。」

网络解释:

积非成是

  • 基本解释
  • 词目:积非成是
  • 拼音:jī fēi chéng shì
  • 注音:ㄐㄧ ㄈㄟ ㄔㄥˊ ㄕㄧˋ
  • [many mistakes makes “right”;Accumulation of errors makes correctness]
  • 词义:错误的东西积年累月维持下去,反而逐渐被当成正确的东西看待。
  • 积非成是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1、在众口鑠金、积非成是的情况下,使他深感孤掌难鸣,无法釐清真相。
    • 2、曾参杀人,积非成是;叶公龙,似是而非。
    • 3、有些民间风俗来自迷信,久而久之,也就积非成是了。
    • 4、她对厂长说:“你要帮我澄清事实,积非成是,众口铄金,再不辟谣,我怎么开展作?”。
    • 5、群言淆乱,异说争鸣;众口铄金,积非成是
    • 6、许多字的读音积非成是,常被人所误读了。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ㄐㄧ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KWY
    • 五行

    (1)(动)积累:~少成多|日~月累|~土成山。

    (2)(形)长时间积累下来的:~习|~弊。

    (3)(名)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食|奶~|捏~。

    (4)(名)乘积的简称。

    • 拼音fēi
    • 注音ㄈㄟ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DJDD
    • 五行

    (1)(名)错误;不对:明辨是~。

    (2)(副)不合于:~法。

    (3)(动)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难。

    (4)(副)不是:~卖品。

    (5)(副)表示否定;跟“不”呼应;表示双重否定;意思是一定要这样:~下苦功不可。

    (6)(副)必须;偏偏;不行:~他莫可。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NNT

    [ chéng ]

    1.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2.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3.变为:长成。变成。

    4.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5.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6.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月。

    7.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8.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9.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10.姓。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JGHU
    • 五行

    [ shì ]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2. 表示存在:满身是汗。

    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4. 表示适合:来的是时候。

    5. 表示任何: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6. 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

    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是冷。

    8. 对,合理,与“非”相对: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9. 认为对: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是,我就去。

    11. 这,此: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