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立
拼音:xiū lì
注音:ㄒ一ㄡ ㄌ一ˋ

修立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制定。 2.修建。 3.修身而有所成就。

引证解释:

⒈ 制定。

《汉书·王莽传上》:“昭章先帝之元功,明著祖宗之令德,推显严父配天之义,修立郊禘宗祀之礼,以光大孝。”

⒉ 修建。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河东裴仲恂役其逸力,修立坛庙,夹道树柏,迄於山阴。”
《南史·张邵传》:“及至襄阳,筑长围,修立堤堰,创田数千顷,公私充给。”

⒊ 修身而有所成就。

《周书·李迁哲传》:“迁哲少修立,有识度,慷慨善谋画。”
《南史·徐俭传》:“俭一名报,幼而修立,勤学有志操。”
唐白居易《王承林可安州刺史制》:“况尔生勋伐之家,早阶宠禄,宜自修立,以光大其门。”

网络解释:

修立

  • 修立是一个汉语词语。
  • 字义分解

    • 拼音xiū
    • 注音ㄒㄧㄡ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HTE
    • 五行

    [ xiū ]

    1. 装饰,使完美:修饰。修辞。装修。

    2. 整治,恢复完美: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3. 剪或削:修剪。

    4. 兴建,建造:修建。修筑。

    5. 编纂,撰写:修书。修史。修纂。

    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修学。修业。修养。

    7. 长(cháng),高:修长。

    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修行。修女。

    9. 姓。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UUU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