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扈
拼音:bá hù
注音:ㄅㄚˊ ㄏㄨˋ
词性: 形容词

跋扈的意思

词语解释:

跋扈báhù

(1) 专横暴戾

此跋扈将军也。——《后汉书·梁冀传》
龙钟阁部啼梅岭,跋扈将军噪武昌。——孔尚任《桃花扇》
专横跋扈
domineering;bossy

引证解释:

⒈ 骄横,强暴。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室罗伐悉底国》:“横行邑里,跋扈城国。”
李大钊《面包问题》:“一般武人,却是一日跋扈一日。”

⒉ 引申为恃强抗拒。

《晋书·邵续传》:“而续蚁封海阿,跋扈王命。”
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上则将帅拥众,有跋扈之心;下则士众久役,有溃叛之志。”
清昭槤《啸亭杂录·论三逆》:“国初既定云贵,因命吴三桂、耿继茂、尚可喜等世守边圉,以为藩镇,后渐跋扈,拥兵自重。”

⒊ 勇壮貌。

《文选·张衡<西京赋>》:“迾卒清候,武士赫怒,緹衣韎韐,睢盱跋扈。”
张铣注:“跋扈,勇壮貌。”

⒋ 鱼虾跳跃之貌。参见“扈业”。

明孙柚《琴心记·归途遇寇》:“蔽海之虾跋扈,争如白虎临头。”
清阮文藻《观毒鱼》诗:“小鱼戢戢波面浮,大鱼跋扈高一丈。”

⒌ 指跋扈将军梁冀。参见“跋扈将军”。

明王錂《春芜记·宴赏》:“夫人任氏,貌比无盐,性同跋扈。”

⒍ 飞扬貌。

宋陆游《观村童戏溪上》诗:“竹马踉蹡衝淖去,纸鳶跋扈挟风鸣。”
王滋《邓氏大姊王娥芳墓志铭》:“九岁受篆法于独山莫先生,跋扈婉通,自竆笔蓺,盈尺之字,尤为世珍。”

⒎ 比喻占据统治支配地位。

朱执言《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贫富悬隔,由资本跋扈;不放任竞争,则资本无由跋扈也。”
鲁迅《<故事新编>序言》:“我的集子里,只剩着‘庸俗’在跋扈了。”

国语词典:

形容人态度傲慢无礼,举动粗暴强横。

词语翻译

英语
domineering, bossy
法语
arrogant et brutal, insolent et cruel

网络解释:

跋扈 (词语)

  • 跋扈,汉语词汇,意为霸道、蛮横、独断专行,有词“飞扬跋扈”。
  • 出自《后汉书·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
  • 《晋书·邵续传》:“而续蚁封海阿,跋扈王命。”
  • 跋扈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1、见他如此飞扬跋扈,我们都不再理他了。
    • 2、秦桧到了后来权势更加厉害,专横跋扈
    • 3、凭借权势专横跋扈的人,要凌迟处死才让群众过瘾。
    • 4、领导者专横跋扈,就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 5、她的继母是个专横跋扈的女人,很恨她。
    • 6、他这样骄横跋扈,小心那天自作自受,报应落在自己头上!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ㄚ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KHDC
    • 五行

    (1)(动)翻山越岭:~山涉水。

    (2)(动)写在文章、书籍等后面的短文;内容一般为鉴定、评价、考释等:序~。

    • 拼音
    • 注音ㄏㄨ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NKC
    • 五行

    (1)(名)随从。

    (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