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帖
拼音:shú tiē
注音:ㄕㄨˊ ㄊ一ㄝ

赎帖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代用试诗来弥补试帖落选的一种考试方法。

引证解释:

⒈ 唐代用试诗来弥补试帖落选的一种考试方法。参见“试帖”。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天宝初, 达奚珣、李巖相次知贡举。进士声名高而帖落者,时或试诗放过,谓之赎帖。”

网络解释:

赎帖

  • 赎帖,读音shú tiē,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唐代用试诗来弥补试帖落选的一种考试方法。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ú
    • 注音ㄕㄨ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MFND
    • 五行

    (1)(动)用财物把抵押品换回

    (2)(动)抵消;弥补(罪过):~罪。

    • 拼音tiè,tiě,tiē
    • 注音ㄊㄧㄝˋ,ㄊㄧㄝˇ,ㄊㄧㄝ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MHHK
    • 五行

    tiè

    1.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帖。字帖。画帖。

    tiě

    1. 便条:字帖儿。

    2. 邀请客人的纸片:帖子。请帖。

    3. 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庚帖。换帖。

    4. 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一帖中药。

    tiē

    1. 妥适:妥帖。安帖。

    2. 顺从,驯服:服帖。俯首帖耳。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