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拨
拼音: | gǎn bō |
注音: | ㄍㄢ ㄅㄛ |
杆拨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时弹琵琶用以代替手指的拨弦之具。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弹琵琶用以代替手指的拨弦之具。
引唐王建《宫词》之三二:“红蛮桿拨贴胸前,移坐当头近御筵。用力独弹金殿响,凤皇飞下四条弦。”
国语词典:
弹奏琵琶时用以拨动琴弦的工具,用来代替指甲。
网络解释:
杆拨
字义分解
- 拼音gān,gǎn
- 注音ㄍㄢ,ㄍㄢˇ
- 笔划7
- 繁体杆
- 五笔SFH
- 五行木
gān
1. 较长的棍:杆子(a.长棍;b.方言,指揭竿而起的人;c.指结伙抢劫的土匪)。旗杆。桅杆。电线杆。
gǎn1. 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杆秤(区别于台秤等)。笔杆儿。杆菌。
2. 量词,用于有杆的器物:一杆笔。一杆步枪。